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乡村振兴(脱贫攻坚) > 乡村振兴风采

秋收遇秋雨!看安阳县如何保秋粮

安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ayx.gov.cn 来源: 时间:2025-10-14

  今年“三秋”生产期间,安阳市遭遇持续阴雨天气,给秋粮收获、晾晒及秋冬播种带来严峻挑战。面对不利气象条件,安阳县第一时间向全县党组织和党员发布倡议书,以“开放聚能”为抓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力推进“抢收、抢烘”双线作战,织密秋粮收储“保障网”,打响了一场干群齐心、上下联动的“粮食保卫战”。

  场地全开破解“晾晒无地”困局

  秉持“应开尽开”原则,安阳县各乡镇、村全面开放乡镇文化广场、村级党群服务中心等公共空间作为临时晾晒点,安排专人提前清理场地杂物、划分晾晒区域,为农户免费提供塑料薄膜、防雨布等物资,确保“晒粮有处、遇雨能护”。

  高庄镇群策群力、千方百计帮助各村农民解决晾晒难题。东崇固村将村内种粮大户的600余亩玉米全部安全上架,并加盖塑料布防雨,粮食作物得到妥善晒晾。胡官屯村“两委”主动腾出村集体3500平方米厂房作为临时晾晒场,解决了10余户农民群众晾晒粮食的燃眉之急。在西小寒村,村干部按照农业专家指导,向村民普及应急晾晒技巧,通过搭架分层晾晒、使用电动风扇辅助通风等方式加速脱水。

  崔家桥镇琚庄村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精准施策:一方面主动走访种粮大户,协调烘干设备;另一方面全面摸排闲置资源,为散户提供带遮雨条件的临时晾晒点。同时,指导农户拼装晾晒笼并加盖防雨布,抓住停雨间隙协调农机与运输车辆,全力以赴做好秋收收尾工作,力争颗粒归仓。

  资源聚合打通“运烘梗阻”节点

  晾晒靠天,烘干靠器。针对湿粮积压问题,安阳县各乡镇第一时间摸排辖区烘干资源、调配烘干机具。

  北郭乡创新服务模式,统筹村内开放场地用于放置粮食、晒粮等,并积极启用无人机进行玉米运输。种粮大户熟练操控无人机,将一筐筐金黄的玉米从田间地头快速运抵集中点,有效缓解了特殊天气条件下的人力运输压力,其灵活、高效、受地形限制小的特点,也为秋收作业开辟了新路径。

  白璧镇西报德村联合东报德村、张家庄村、大寒村联合建成集体经济联建项目,盘活废弃厂建成标准化厂房、粮食储存库及烘干车间,形成集储存、烘干、加工于一体的农业服务综合体,实现四村资源共享、合作创收。

  辛村镇实行24小时轮班作业;永和镇动员小寒村莉英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各类主体开放烘干设施,开足马力抢时烘干......各乡镇通过村民群实时更新设备运行状态和预约方式,利用村级微信群、村广播实时发布更新烘干设备空闲时段与预约方式,精准匹配农户需求,避免“湿粮堆压、设备闲置”现象,确保秋粮应收尽收。

  安阳县各乡镇积极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组建党员干部助农抢收服务队,为缺乏劳动力的家庭提供抢收、转运“一条龙”服务。组织镇村干部、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协理员下沉到田间地头开展助农活动,指导农户根据天气间隙错峰收割,协助村民避雨抢收、晾晒秋收粮食。针对田间湿度大、轮式机械下地难的问题,精准调度农机资源,协调调配履带式收割机,把一些轮式机通过加装三角履带或驱动轮来提高其通过性,双管齐下缓解抢收压力,引导农民群众错峰收割、就近对接烘干点、有序拉运烘干,避免“粮等机”“机等粮”现象。同时,安排专人对接烘干点与农户,优化粮食运输路线,实现“收割—转运—烘干”无缝衔接。

  “三秋”以来,安阳县整合农机资源,动员38家农机合作社、21个维修网点参与抢收,改装40台收获机,组建20支农机应急服务队,启动8个区域服务中心,抢抓间隙推进作业,通过科学指导与资源共享,用实际行动“晒”出秋收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