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阳监管支局: 构建“4321”矩阵 筑牢防非打非安全防线
今年年初以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阳监管支局(以下简称安阳金融监管支局)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上级部门关于金融风险防控的决策部署,紧扣地方政府“守牢安全风险底线”要求,创新打造“4321”工作矩阵,构建起覆盖全链条的非法金融活动防控体系,为区域金融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防线。
四维机制筑基 织密风险防控网络
安阳金融监管支局以“全、联、常、智”为核心,构建四维机制,拧紧风险防控链条。在全链条治理方面,该局通过划分职责边界、细化处理流程,推动形成“发现—研判—识别—报送”闭环管理,上半年开展专项督导5次、现场巡查30余次,筑牢第一道防线。
依托联席会议机制,该局搭建多部门协同平台,通过定期会商、信息共享、联合执法“三位一体”模式打破壁垒,凝聚“信息共通、资源共享、同责共担”的监管合力;创新建立季度研判机制,组织全辖银行保险机构召开专题座谈会2次,聚焦形势动态、案例复盘和经验提炼,强化风险防控前瞻性。
在科技赋能方面,该局依托银行业机构监管数据检查分析系统,通过智能模型和资金溯源技术筛查异常行为,上半年精准识别可疑账户4个,为防非打非装上“科技引擎”。
三项制度固本 构建处置全链条
为夯实风险处置基础,该局印发《网格化监测预警机制推进方案》《非法金融活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问题线索报告工作规程》三项制度,形成“监测、预警、处置”全链条管理体系。
该局网格化监测覆盖9个乡镇,以金融网点为支点,构建5公里范围监测网络,实现风险“早发现、早预警”;分级处置机制明确“时间表”“路线图”,确保快速阻断风险传导;协同联动的线索移交机制聚焦资金异常等五大维度,上半年已梳理移交线索1条,实现处置闭环。
两个清单明责 严守金融准入关口
聚焦准入关键环节,该局建立《法定前置许可事项清单》《防控性准入管理措施清单》,推动“源头管控+动态监测”双轨并行,通过天眼查等平台对含金融敏感字样企业进行全面“扫描”,依托EAST系统强化穿透式分析,动态更新清单内容。
该局联合多部门对县区经营主体进行排查,将72家合规主体纳入清单管理,推动5家域内及1家域外不合规主体完成注销,从源头拦截风险。
一个平台聚力 筑牢群防群治防线
该局创新搭建“2+3”防非宣传平台,建成全省首个乡镇金融宣传主题公园,在305个行政村设立宣传展板,打造“家门口的安全课堂”。针对老年群体及偏远地区,该局开展“防非赶大集”等活动6场,发放宣传册2万余份,辐射群众5万余人次。
同时,该局开拓数字宣传链路,制作防非短视频3个,报送的17篇宣传稿件被《人民日报》等采用,形成了全民参与的防非格局。
安阳金融监管支局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按照“预警在先、宣传在前、排查在实”思路,细化任务分工,强化督导考核,持续筑牢金融风险防控体系,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安阳日报记者 牛静 通讯员 孟宪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