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平台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 政协提案

安阳县卫健委关于对政协第十三届安阳县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109号提案的答复

安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ayx.gov.cn 来源: 时间:2025-07-30

安县卫健〔2025〕33号              签发人:张进龙

 

  是否公开:是                   办理结果:B

 

关于对政协第十三届安阳县委员会次会议第109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郝冰歆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县医养结合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您提出的几项针对性问题,确实在当前的农村医养结合服务体系中普遍存在,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

一、加强政策支持,推动医养结合发展

1.安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医养结合方面工作,将其置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纳入 “十四五” 规划,每年都要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年度重点工作加以推进。为确保工作高效开展,成立了以县主要领导为组长,县委编办、财政、民政、卫健、医保等多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医养结合工作领导小组,构建起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协同工作机制。县主要领导坚持每月专题研究与调研,多次主持召开联席会议,及时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难题。同时,相继印发《安阳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安阳县关于推广“全链式” 医养结合模式的实施方案》等文件,从财政支持、医疗和养老资源调配、发展模式等层面,为医养结合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保障。

2.依托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养老服务机构、敬老院,利用现有资源改建一批乡镇医养结合服务设施,逐步转型为具有全日托养、日间照料、上门服务、区域协调、服务转介功能的区域养老服务中心,重点为失能、慢性病、高龄、残疾等老年人提供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和生活照料等医养结合服务。鼓励乡镇卫生院根据需要设置和增加护理、康复、安宁疗护病床和养老床位。

3.推动医疗卫生机构开办养老服务或开设医养结合床位,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依法依规在养老服务机构设立医疗服务站点,提供嵌入式医疗卫生服务。推动部分医疗卫生机构通过转型、新建、能力提升等多种形式,发展康复医院、老年护理院、安宁疗护中心等医养结合专业服务机构。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改扩建一批康复护理床位等医养结合服务设施,重点为失能老年人提供长期照护服务。加大医养结合机构培育力度。2024 年底前完成对北郭乡卫生院、永和镇卫生院、崔家桥镇卫生院、瓦店乡卫生院和白璧镇卫生院等卫生院升级改造,开展医养结合服务。2025 年底前,在安阳县中心医院、安阳县第三人民医院(辛村镇)和安阳县中医院应急感染院区(吕村镇)规范建设三家大型医养结合机构,全面提升我县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我县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4.增加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医疗护理员数量,鼓励退休返聘且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从事失能老年人护理指导、培训和服务等工作。鼓励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员参加应急救助、照护等技能培训,符合条件的按规定享受职业培训补贴。通过开展应急救助和照护技能培训等方式,提高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者的照护能力和水平。加大培训力度,培训一批以护理失能老年人为主的医疗护理员、养老护理员,充实长期照护服务队伍。医养结合机构普遍建立医务人员进修轮训制度。加快培养服务于老年健康的社会工作者、志愿者队伍,协助社区开展信息收集、入户巡访、上门帮扶、日常关爱等志愿服务,鼓励志愿服务人员为照护居家失能老年人的家属提供喘息服务。

二、明确功能定位,强化核心能力

1.乡镇卫生院作为区域健康管理枢纽,承担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慢病管理、康复护理四大核心职能。推动乡镇卫生院与养老机构签订合作协议,设立“医疗护理站”,提供定期巡诊、用药指导、急诊转诊服务。

2.以县级医院为龙头,构建“县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三级医共体,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双向转诊。构建“预防-治疗-康复-养老”闭环服务体系,提升农村居民健康获得感。

三、加强人才培养,提升服务水平

 1.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紧缺人才培养,将老年医学、康复、老年保健与管理、健康管理、医养照护与管理、养老服务管理、社会工作等专业人才纳入相关培训项目,纳入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紧缺人才培养计划。

2.大力开展医养结合领域培训,发挥有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作用,进一步拓宽院校培养与机构培训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培训路径。鼓励为相关院校教师实践和学生实习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岗位。基层卫生健康人才招聘、使用和培养等要向提供医养结合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倾斜。

3.完善医养结合相关职业人才评价制度和以技术技能价值激励为导向的薪酬分配体系。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在内部绩效分配时,对完成居家医疗服务、医养结合签约等服务较好的医务人员给予适当倾斜。支持医务人员到提供医养结合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业,以及到提供医养结合服务的养老服务机构开展服务,医养结合机构的医务人员享有与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同等的职称评定、继续教育等待遇。鼓励退休医务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开展执业或志愿服务。

四、建立健全支付机制,提升老年人的经济保障水平

1.当前基本医保(职工医保、居民医保)主要聚焦“保基本”,康复治疗中的部分项目(如高端康复器械、个性化护理)可能未纳入报销范围,慢性病管理中的长期用药、监测设备等自费比例较高,社区康复机构和慢性病管理资源分布不均,导致患者更倾向于选择三甲医院,间接推高了自费支出。试点城市(如上海、青岛、成都等)在参保范围、待遇标准、服务供给上差异较大。例如,上海覆盖职工医保参保人,而成都则扩大至居民医保;青岛采用“医保基金划转+个人缴费+财政补贴”模式,部分城市依赖单一筹资渠道。

2.多数试点地区依赖医保基金结余划转,缺乏独立、稳定的资金来源,可持续性受医保基金收支平衡影响。国家医保局已明确将“康复类”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并推动建立“慢性病用药保障机制”,例如将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纳入报销。2024年《长期护理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提出“独立险种、责任共担”原则,明确筹资渠道为“单位缴费+个人缴费+财政补贴+社会捐助”,试点地区需逐步过渡至统一标准。

3.未来改进重点为推动将康复医疗、慢性病管理纳入门诊共济保障,逐步提高报销比例,探索“家庭病床”医保支付政策。加快国家级制度出台,明确参保对象、待遇水平、服务规范,建立中央财政对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机制。通过“医联体”“互联网+护理”等模式,提升社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可及性,减少患者自费支出。当前问题需通过“政策优化+制度创新”双轮驱动解决:短期:扩大医保目录动态调整范围,完善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评估,推广地方成功经验。长期:推动长期护理保险立法,建立独立筹资机制,加强区域协同与数字化监管,最终构建“预防-治疗-康复-护理”全链条医保体系。

4.为打破传统养老与医疗之间的界限,县政府协调医保、民政部门联合实施 “医养一张床” 模式,县财政对五保、低保老人给予政策兜底性补贴,失能老人每人每年补贴 1.5 万元,半失能老人每人每年补贴 1 万元。这一举措解决了老年人 “养而缺医” 或 “医而不养” 的难题,实现了医养与医疗的无缝对接。老人身体健康时,接受常规医养照护管理;患病达到住院标准时,能迅速转变为住院模式,实现医疗救治零时间差,同时启动医保报销程序,极大便利了参保群众医保报销,让他们感受到政策的温暖与关怀。

五、推动智慧化赋能,满足多样化需求

1.推进智慧医疗服务,充分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健康养老服务模式。统筹用好现各类健康、养老服务等信息系统,加强衔接共享。

2.推进“医、养、康、护”四位一体的现代化智慧型医养结合新模式,运用远程问诊系统、智慧监控系统、智能穿戴护理产品等,更好满足老年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六、盘活土地资源,落实财政优惠

1.完善土地支持政策,优先保障接受失能老年人的医养结合项目用地需求。鼓励利用现有空闲商业用房、校舍、办公用房、培训设施及其他设施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并适用过渡期政策,五年内继续按原用途和权利类型使用土地。允许和鼓励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用于医养结合项目建设。

2.对接收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机构按规定给予补贴。落实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养结合服务。常态化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能力评估,将评估结果作为老年人享受相关补贴、接受基本养老服务的参考依据。

3.支持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养结合机构中的医疗卫生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公共卫生、家庭医生签约等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养老、家庭养老床位签约等服务。落实养老服务税费减免、资金支持、水电气价格优惠等扶持政策,对在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助餐助行等服务的养老服务机构依法落实税费减免政策。落实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政策。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县农村医养结合服务体系方面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认真吸纳您的建议,不断完善工作措施,努力打造我县医养结合方面的高质量发展,为广大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养结合服务,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2025年6月26日

 

 

 

 

 

 

联系单位:安阳县卫生健康委员会

联系电话:6632026

人:秦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