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社会公益事业 > 公共文化服务 > 公共服务

安阳县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线上展(一)

安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ayx.gov.cn 来源: 时间:2025-05-2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人类世代相承的文化基因。2025年6月14日是第20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进一步提高全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意识,安阳县文化馆特举办“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线上展,通过图文形式展示安阳县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淮调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淮调,曾写作“怀调”,也称“漳河老调”,又因它广泛流行于旧治的彰德、卫辉、顺德、广平和大名府,故也有“五府淮调”之谓。

  淮调艺术积淀丰厚,有传统剧目三百余出,多为历史袍带戏。淮调表演行当齐全,动作粗犷豪放,和大弦戏、大平调风格接近,融入了武术杂技和大洪拳的艺术元素,保留了早期戏曲如“耍獠牙”等表演绝活。唱腔为板腔体,有慢板、二八板、流水板和散板四大板类。伴奏延用了梆子腔剧种早期的主奏乐器大弦、二弦和三弦。武场保留着“四大扇”、“尖子号”等特色乐器和伴奏方法。表演时火爆激情、古朴震撼,非常适宜演绎和表现古代战争的场面和气氛。

  淮调在梆子腔系的同类剧种中,是一个个性鲜明而又奇特的小剧种,它的辉煌历史和社会影响,曾被五府官衙军队看好而特别蓄养。它的表演艺术保留着许多早期梆子剧种的艺术形态,属于梆子腔系的成员,而又区别于其他兄弟剧种,对认识和研究中国戏曲文化有着独特的价值。 

安阳县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线上展(一)

  安阳县淮调剧团演出新编历史剧《西门豹治邺》

安阳县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线上展(一)

  安阳县淮调剧团在“中国非遗戏曲进校园—2019清华大学校园戏曲节河南稀有剧种展演”表演淮调绝活“耍獠牙”。

安阳县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线上展(一)淮调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孙国际、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玉霞为安阳市文源小学、水冶镇小东关小学等6所中小学首批“中小学戏曲文化传承基地----淮调”授牌。

安阳县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线上展(一)

  淮调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玉霞在安阳学院讲解花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