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之名,始于战国时期的魏国。《史记》载,赵惠文王二十四年(前275),“廉颇攻魏之防陵、安阳,拔之”即此。旧说将19年之后的“宁新中更名安阳”作为安阳得名之始,误。安阳名称含义亦与山水无关,而是具有安定、兴旺之意。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始置安阳县,治安阳城,属邯郸郡。故城在今安阳老城“东南四十三里”,一说在安阳老城处。
西汉废安阳县,其地分别属河内郡荡阴县、魏郡内黄县和邺县。东汉末,曹操为魏公、魏王居邺,安阳县为邺都之地。
西晋复置安阳县,又于今县东20公里永和置长乐县,均属司州魏郡。十六国时仍为安阳县和长乐县。前赵属冀州魏郡;后赵迁都于邺,2县属司州魏郡;前燕迁都于邺,改司州为中州,2县属中州魏郡;前秦、后燕2县均属冀州魏郡。
北魏中期废安阳县入荡阴。韩陵之战后,魏分东西。东魏孝静帝天平元年(534)迁都于邺,并荡阴入邺县,长乐入临漳县。邺为都城时,今安阳县境为国都近畿。北周灭北齐,邺城毁废。北周静帝大象二年(580),相州、魏郡、邺县三级政区机构,自邺城南移40里于安阳城,安阳又称邺,为州、郡治所。北周又于今安阳西南龙泉分置零泉县,属林虑郡。
隋文帝开皇八年(588),于长乐故城重置长乐县。十年,邺县迁回故邺都大慈寺,于安阳城复置安阳县,又于安阳西北部析置相县。十八年,改长乐为尧城。炀帝大业三年(607),相县废入安阳。
唐初,仍为安阳、尧城、零泉3县,又于安阳城西十五里重置相县。武德四年(621)省零泉入安阳,五年省相县入安阳。又于安阳城置相州总管府。玄宗天宝元年(742),相州改称邺郡。肃宗至德二年(757),安庆绪据此,改邺郡为安成府;乾元元年(758),复名相州。唐末改尧城为永定。
五代,仍为安阳县和永定县。后梁开平中改永定为长平,末帝贞明元年(915)于安阳城置昭德军,寻废;后唐复改长平为永定;后晋高祖天福三年(938),又于安阳城置彰德军;后汉、后周并同。
北宋,仍为安阳、永定2县,仍于安阳城置彰德军和相州,相州也称邺郡。仁宗天圣七年(1029),改永定为永和,神宗熙宁五年(1072)省永和入安阳和临漳。
金,章宗明昌三年(1192)升相州为彰德府。宣宗兴定三年(1219)又于安阳西水冶东北分置辅岩县,隶林州岩军。元仍为安阳县和辅岩县,又于安阳城置录事司,并置彰德路总管府。世祖至元六年(1269)省辅岩县入安阳。划临漳县南部故永和县地归安阳县。至此,安阳县境域基本固定。
明,废录事司,仍归安阳县,并置彰德府。成祖永乐四年(1406)封第三子朱高燧为赵王,开府于安阳,历10王,至明末。
清,安阳县隶河南省彰德府。
民国元年(1912),县废,为彰德府直辖地。2年废府,以直辖地复置安阳县,属河南彰卫怀道。13年道废,直属河南省。21年在安阳县城设河南省第三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26年(1937)11月5日,安阳被日军侵占,日伪于安阳城置伪彰德县治及伪河南省治。国民党安阳县政府迁往西南山区岭头等地。27年9月漳南战役后,中国共产党在安阳东部、临漳东南部置安阳县,县抗日民主政府驻回隆西南街,辖原安阳县的吕村、瓦店、崔家桥3个区,28年2月撤销。29年夏,中国共产党又在西北部山区开辟抗日根据地。8月,建立安阳县,属太行区漳北办事处,30年7月改属晋冀鲁豫五专区。县抗日民主政府先后驻泉门、目明、鹿山等村。32年5月,国民党县政府垮台。33年12月至34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安阳县西南部和汤阴县西北部(今属鹤壁市)成立安汤县,划安阳县的五、七两个区属之。34年8月,中国共产党又于安阳东部和内黄县西部成立安阳县,县政府驻内黄县史村,属冀鲁豫八专区。
日本侵略军投降后,9月间,国民党在安阳城恢复安阳县和第三专署;共产党东部安阳县政府合并于内黄县政府。民国36年(1947)4月下旬,西部安阳县政府迁驻水冶。中国共产党在平汉铁路以东、冯宿桥以西及原临漳县漳河以南地区设置安东县,5月初改称邺县,县政府驻辛店集,后迁孙陶、隆化、申村等村,属太行五专区。同时置漳南县,今安阳县的北郭、吕村、辛村3乡属之。
民国38年(1949)5月6日安阳县全境解放,划安阳城及四关置安阳市。邺县、安阳县及安阳市并属太行五专区。8月,属平原省安阳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1949年10月20日撤销漳南县,吕村、辛村两区划归邺县,邺县政府迁至崇义,1953年又迁驻白璧集。1954年9月,安阳、邺县重新合并为安阳县,属河南省安阳专区,县政府迁驻安阳城二道街,后移解放路。
1959年12月,安阳县划归安阳市辖。1960年8月撤销安阳县,并入安阳市。1961年10月恢复安阳县建制,属新乡专区。同年12月恢复安阳专区,安阳县隶之。
1983年10月,安阳行署撤销,安阳县划归安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