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造安阳县辛村烈士陵园 建设红色教育基地的建议
关于改造安阳县辛村烈士陵园 建设红色教育基地的建议
安阳县辛村烈士陵园位于辛村镇辛伏路中段,属辛村镇袁太保村辖域内。始建于1947年,占地面积25亩,拥有烈士碑墓715座。自2014年国家设立“国家烈士纪念日”以来,陵园始终将红色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主旋律,成为每年辛村镇及周边村镇举行公祭仪式及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活动场所,在对全区干部群众、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多年来,有关部门也对其进行了小范围的改造升级,档次有所提升,然而受多种客观因素制约,其总体上仍存在一些问题,不足以发挥好褒扬先烈,传承和弘扬英雄烈士精神的社会职能。
一、存在问题
(一)交通不便,容纳量小。
烈士陵园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仅通乡村公路),道路狭窄,停车不便。公祭场所容纳量太小,难以容纳多人正常和顺利地参加公祭,已经影响到公祭活动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规划布局落后、设施陈旧。
公祭场所过于简洁,规模偏小。设施过于简陋陈旧,部分烈士纪念碑及水泥台阶出现破损。里面展品、陈设较少,烈士人物名录及事迹仍需进一步开发。园区规划布局落后,缺乏标志性建筑及雕塑,难以取得应有效果。
(三)表现形式单一,吸引力不足。
烈士陵园是学习先烈精神遗志的重要平台,对后人的心灵洗礼具有重要的时空拉近作用,目前,辛村烈士陵园表现形式主要靠讲解员、参观者看和听,仍停留在多年前的水平,与当代展览方式、科技融入等相比,不符合时代要求,对年轻一代吸引力不强等。简朴的祭奠方式,难以对参观者取得应有的受教育效果。
二、改造安阳县辛村烈士陵园,建设红色教育基地的建议
(一)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绿化和公共服务。
对陵园进行扩建,并建设标志性墓碑;在主入口处设立聚散广场,完善出入道路;新增绿化配置,确保园区四季常青、四季有花;改造水电,完善相关公共设施等。
(二)打造多功能红色场馆,线上线下结合。
改变原有的展现形式,依托红色旅游资源,打造集党建、廉政、红色广场、雕塑群、遗物及事迹展示于一体的场馆。培养专业人才,高品质挖掘提炼烈士故事,高品位策划传播烈士精神显性表达方式,加强科技再现投入,加强线上线下的互联,让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感受到政府对烈士事迹及精神的倡导,从而营造昂扬向上精神。
(三)整合旅游资源,强化陵园意识形态教育和爱国主义基地作用。
县相关部门应加强工作指导,将烈士陵园与太和其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连点成线、拓线成面,依托陵园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教育的阵地建设和运用,依托烈士陵园设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加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的教学效果。加强对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加强红色文化的传承等,使之成为我县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提案人:韩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