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内容创新案例】怀宁:“政务公开+”助力打造乡村振兴怀宁样板
怀宁县紧扣“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深化政务公开,立足农村工作实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政务公开+乡村振兴”为抓手,全力赋能新时代乡村振兴工作,打造乡村振兴怀宁样板。
一、以集约化平台为基石,形成乡村振兴工作合力
(一)集中发布,多点开花。根据《怀宁县2021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工作方案》(怀发〔2021〕2号),以怀宁县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政务新媒体为主要渠道,开设“乡村振兴”专题专栏,集中发布“乡村振兴”相关的重要政策、工作动态等信息2543条,充分展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二)三级联动,直达基层。依托县、镇(乡)、村(居)三级联动,精准对接农村群众需求,向人民群众精准提供各项惠民资金补贴、特色种养业民生工程,发展到户项目以及就业创业政策解读大餐。2021年线上线下围绕“乡村振兴”共发布图解、视频解读、文字解读、专家媒体解读等42条,举办各类政策宣讲会50余场,组织开展各类培训班36期,共培训2291人次。
(三)政民互动,解疑答惑。2021年我县通过政务微博、微信、网络问政及智能问答等渠道共回复“三农”方面的群众来信1213条,回复率为100%,真正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以政府信息公开为常态,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一)加强重点领域信息发布,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梳理汇总国家标准目录指引,初步形成了“26+13+12”的县乡村三级基层政务公开重点事项清单体系,2021年度及时公开春季资助脱贫家庭学生、落实脱贫人口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四带一自”特色种养业民生工程、发展到户项目转移就业、城乡低保、医疗卫生等重点领域信息2875条。
(二)夯实全过程信息公开,聚力农民增收致富。对于2021年新开工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民生工程,开设相关专题,从开工到完工及时公开相关动态,共发布“四好农村路”、危桥改造、危房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相关信息1546条。
三、以线下实体平台为补充,大力推进农村有效治理
(一)助力增强公共文化供给服务。2021年怀宁县将政务公开服务专区打造成我县政务公开的“实体店”,结合已建成的1个文明实践中心、20个文明实践所、243个文明实践站,实现县、乡镇、村(居)全覆盖,有效实现线上公开与线下公开的融合,极大改变了以往公开要素、资源分散,不利于统一管理的情况,优化提升我县政务公开整体水平。全县各地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活动316场,参与人次9228人次,受益人数85万人次;20个乡镇文化站常态实施免费开放,今年以来服务群众184519人次,开展电影下乡服务1700余场次,“送戏进万村”活动172场。
(二)助力扎实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成立全市首家实体化运行的“诉调对接中心”,挂牌以来,共受理法院推送诉前调解案件2660件,调解成功909件,办理司法确认案件106件;扎实开展社会治安“三大”专项行动,共排查出各类风险隐患441起,化解438起,化解率99.3%。
下一步,怀宁县将继续以“政务公开+”为总抓手,着力推进主动公开标准化、议事决策透明化、回应关切及时化、信息发布智慧化,为广大人民群众全方位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公开体验,切实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