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紧扣“惠企、利民、纾困”,全力做好政策“送达”服务
2023年是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收官之年,郊区在全市率先将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触角延伸到村(居)社区这一基层末梢,选取灰河乡五洲村为试点,以《村务公开运行规范(试行)》、《村务公开公示栏管理规范》和《村务公开档案管理和查询规范》3个制度规范以及标准化公开清单、标准化公示栏和乡村治理创新相结合,打出一套组合拳,深化细化基层政务公开工作,促进政务公开与村务公开的有序衔接、并行发展,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高效梳理事项目录
五洲村示范点建设依据省、市、区公开要点,结合群众需求,因地制宜升级打造村(居)务公开标准化目录,形成以村(财)务公开、党务公开、基层政务公开向村(居)延伸3大类21项公开事项为基础,公开村委班子、村级财务、党支部班子、党费交纳、惠民惠农政策、惠民惠农资金发放等事项,形成五洲村公开范本。
示范点为确保基层政务公开工作得到全面落实,基于五洲村实际情况,最终选择公示栏为主体的线下传统信息公示载体。在公示栏的版面设计上,对照五洲村公开清单,分别制作村(财)务公示栏、党务公示栏和基层政务公开向村(居)延伸三个板块。其中,村(财)务公示栏主要包含村委班子成员介绍(包含村委会主任、监督委员会主任和其它后备干部的基本信息、主要职责)、村级财务(包含“三资”管理、处置和收益,财务收支明细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基层政务公开向村(居)延伸公示栏主要包含惠民惠农政策清单、涉农补贴申报和惠民惠农资金发放等内容。凡是涉及村(居)民切身利益的事项,均加大决策公开力度,确保公示结果公开透明,切实保障百姓的切实利益。
作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村以来,五洲村就学习教育、服务管理、移风易俗等方面共制定24条积分细则,结合村民实际需求,凭分数换取纸巾、肥皂,调动村民建设美丽乡村的积极性,牢固树立美化环境新风尚,形成人人创建美好家园的浓厚氛围。在五洲村“积分制”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示范点将村民行为进行量化积分,进一步明确积分获取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依托五洲村党群服务中心设计一面公开墙,集中公开积分管理的制度、管理程序、兑换规则,并按照季度周期公示兑换结果。
示范点以基层政务公开为杠杆撬动基层治理创新,让村民从乡村治理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争相参加活动“攒”积分,积分制管理新模式激活了乡村治理的“一潭春水”,让乡村治理真正“活”了起来。灰河乡五洲村副书记刘静说:“通过积分制管理,以‘分’兑‘物’,村民为乡村振兴献策出力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对村里事务越来越了解,参与度也越来越高了”。
下一步,郊区将继续坚持标准化规范化引领,不断总结推广基层政务公开工作以及示范点建设经验,以更加主动的公开意识、更加规范的公开制度、更加多元的公开平台,真正发挥基层政务公开杠杆效应,有效推动基层治理模式创新,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