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乡村振兴(脱贫攻坚) >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河南安阳县:好“柿业”开启好“柿途”

安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ayx.gov.cn 来源:安阳县扶贫办 时间:2022-11-23

河南安阳县:好“柿业”开启好“柿途”


  “这是今年的第二茬西红柿了,长势好,果形好,口感好,又能买个好价钱。”11月12日,在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韩陵镇梨园村西红柿基地,正在采摘西红柿的种植能手王书彬高兴的说,“日光温室种出来的西红柿不仅好看,还非常好吃。”

  “去年年初,梨园村争取上级资金近600万,建设了28栋日光温室,并对外出租,温室项目的建成,为引导群众冷棚转温室产业升级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让群众的‘柿业’更美丽,‘柿途’更宽广。”在场的驻村第一书记王云开说。

  王云开是安阳市农业农村局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2018年以来一直扎根梨园,从驻村队员到驻村第一书记,是日光温室建设的参与者、见证者,已成为温室种植西红柿的“行家里手”,说起来头头是道,“梨园种植的西红柿一年两茬,第一茬一般在每年的五一前后,第二茬在国庆节前后。一株西红柿4-5穗果,这几天在卖第4穗了,均价每斤2元,目前已卖了3000万多斤了。”

  梨园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顺平扳着手指头算了一笔账,每亩大棚每年产2茬,一茬1.5万斤到2万斤,每亩地一年3万-4万斤,每亩大棚年平均净收益1万元以上。

  抓住发展的“牛鼻子”,让“火红的事业”成为带动农民致富的“新引擎”。近年来,安阳县以助力乡村振兴为主线,在壮大农业产业上下功夫、出实招,加快培育新的“拳头”农产品,带领农民组织化闯荡市场,走出一条增收致富的路子,逐步成长为区域性西红柿生产技术输出和产品农资集散中心。截至目前,全县农业结构调整面积共计3.5万亩,其中设施蔬菜(含食用菌)0.7万亩,露地种植2.8万亩,主要种植类别包括蔬菜、食用菌、花卉、水果和中药材等,每亩平均净收入达到6000元。2021年,该县被评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其中小麦、韩陵西红柿分别被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已成为我国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

  如今每天来梨园村交易市场的客户络绎不绝,一颗颗西红柿跨越千里,成为全国20多个省市的“座上宾”。张勇占是来自郑州的客商,他笑着说,“梨园的西红柿口感好,外形好,很受追捧,拉回去卖得快,这次一次性装了1.5万斤。”

  “下一步,计划以梨园为中心筹建万亩优质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预计年产优质蔬菜2亿斤以上,通过优势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让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红火。”韩陵镇党委书记马姝玮展望未来,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