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解读】关于安阳县(示范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的政策解读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安阳县(安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追赶超越、加快转型发展,高质量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在中原更加出彩征程中迈出更大步伐的关键时期。《安阳县(示范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已经安阳县十五届人大 六次会议原则审议通过。《纲要》是安阳县(示范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和综合性规划,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今后五年安阳县(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县(区)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纲要》分三大板块,共14章。第一板块:总论。由序言和前两章构成,总结成就,分析形势,提出思路、目标和布局导向。第二板块:分论。由第三到第十三章构成,按照新发展理念的内涵来组织,对11个重大领域定方向、定策略、定任务、定举措。第三板块:结尾。由第十四章构成,主要是加强党的领导和规划实施保障。
一、《纲要》总论部分的主要内容
一是总结发展成就。“十三五”期间,安阳县与安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实现套合发展。套合以来,全县(区)经济总体运行良好,截止2020年,全县(区)生产总值完成98.8亿元,年均增长5.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6%;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1.7亿元,年均增长3.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万元,年均增长5.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96亿元,年均增长21.1%;为“十四五”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发展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落实“四个着力”,持续打好“四张牌”,统筹推进县域治理“三起来”、乡镇工作“三结合”,努力建设产业示范新高地、宜居活力新安东、幸福美好新家园,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安阳县(示范区)开好局、起好步。
三是发展遵循的原则。坚持党的领导,提供根本保证。坚持人民至上,增进民生福祉。坚持新发展理念,提升质量效益。坚持创新驱动,增强内生动力。坚持改革开放,激发发展活力。坚持系统观念,强化统筹协调。坚持干字当头,努力奋勇争先。
四是明确发展目标。展望二〇三五年,坚持以党建高质量推动发展高质量,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产业示范新高地、宜居活力新安东、幸福美好新家园,基本建成现代化安阳县(示范区)。明确“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经济发展实现新跃升。转型升级实现新跨越。改革创新实现新突破。生态文明实现新成效。民生福祉实现新改善。治理效能实现新提升。
二、《纲要》分论部分提出的重点任务。
《纲要》分领域阐述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11项战略任务:
1、聚焦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坚持把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以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为重点,做优做强实体经济,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数字化发展,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构建数字经济牵引有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新格局。
2、突出创新驱动,塑造区域发展新优势。坚持把创新摆在事关全局的战略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创新创业主体,壮大创新研发平台,培养引进科技创新人才,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打造创新发展的新高地,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3、强化中心城区引领,构筑城乡发展新格局。立足全省“优化开发县”的定位,重点围绕安阳市“东拓、西优、南联、北提”,加快培育“两轴三带四极”的城市发展布局,坚持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形成与中心城区梯度发展,优势互补的产业体系,构筑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全力打造河南省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安阳市中心城区重要功能承接区。
4、实施乡村振兴,开创“三农”发展新局面。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牢牢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开创安阳县(示范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5、畅通经济循环,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支撑。充分把握当前国际国内面临的严峻形势,深刻认识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叠加压力,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深挖内需消费潜力,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提升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6、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紧扣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和区域战略格局重构的时代大背景,坚持深化改革,着力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水平。持续深化经济体制和社会事业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进一步破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7、推进绿色发展,筑牢生态安全新屏障。“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机遇,按照河南省“三线一单”涉及安阳县(示范区)部分的要求,立足安阳县(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促进产业绿色生态发展,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建设生态安阳县(示范区)。
8、强化基础保障,厚植县域发展新态势。统筹推进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智能绿色、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和支撑保障能力。
9、坚持对外开放,拓展开放发展新空间。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带动战略,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全方位拓展开放发展新空间,实现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打造开放发展示范区。
10、繁荣文化发展,弘扬城乡文明新风尚。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保护和弘扬相协调、传承与创新相融合,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11、坚持民生为本,实现共同富裕新提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不断推进民生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效能和水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