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县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20年计划的报告
关于安阳县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20年计划的报告
--2020年6月15日在安阳县15届人民代表大会第5次会议上
安阳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孙泰峰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县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计划(草案)报告如下,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9年,面对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困难局面,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执行安阳县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的《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产业培育、城市建设、乡村振兴三大主题,打好风险防范、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呈现出经济、社会发展质效全面提升,产业实力不断壮大的良好局面。
初步核算,2019年全县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9亿元,同比增长3.8%,税收占比达到73.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3%。
(一)坚持农业供给侧改革,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现代农业高效发展,2019年全县粮食总产量56.36万吨,新建高标准良田2.54万亩,调整大豆、中药材、蔬菜、果树、红薯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2万余亩,高效农业面积达4.2万亩。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培育。全县流转土地1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7%,通过土地流转培育种粮大户290户,家庭农场125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45家,获得国家级示范主体的有8家,省级示范主体的有15家,市级示范主体达到45家。我县被确定为河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县。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稳步推进。全县307个行政村完成清产核资工作,共清理账面资产5.73亿元,核实资产7.16亿元;核实集体土地总面积66.43万亩,全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框架基本搭建完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任务基本完成。
(二)加快培育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效
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德力新能源汽车生产线建成投产,生产资质和企业准入双资质通过省发改委、国家工信部核准,新能源商用车整车开始批量生产;福龙马环卫装备生产基地项目正在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展销中心项目全部完工,国际汽车城正在入驻。
通用航空产业方面。按照我市“一区三园”的发展布局,加快“两中心一机场”建设。通航制造中心一期基本完工;金宇、贯辰智能、猎鹰、美鹰、以电、飞乐等项目已入驻;通航研发孵化中心A座竣工投用,B座正在装修,D座主体已完工;安东通航机场(永和机场)B类机场已获国家民航局备案,具备小型航空器起飞训练能力;金宇航空正式取得国家民航局航空器维修培训资质;柔性光电子薄膜项目开工建设。
智能制造产业方面。小镇周边路网、污水站、电力等配套设施基本完成,25万平方米的单层、多层标准化厂房及配套办公用房已交付使用,哈工我耀、哈工共哲、中睿智能、朗星、亿能、日星食用菌装备等项目正式生产;华中建科抗震器材、壹品重工装备、超细纤维及新型薄膜材料、全自动水文缆道智能测流等项目已签约。
电子信息方面。比亚迪智能终端及零部件项目、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和2万平方米宿舍楼主体完工;先导集团北方总部基地项目顺利签约;比亚迪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正在洽谈合作协议。
(三)加快发展高成长性服务业,三产创新发展稳步推进
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0.7%。围绕高铁站和安泰大道的核心商务片区已初见雏形,游客集散中心、海悦国际大厦、利源广场、亚龙湾酒店、汇金商务中心等项目进展顺利;浩创商业综合体、阳河润东广场综合体、攀高教育光明路飞翔学校、锦祥学校等项目签约落地。现代金融服务业和商贸物流业初见成效,新登记注册8家金融保险业企业和132家商贸物流企业。
(四)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宜居新县城
以打造城市副中心、产业新高地为目标,以创建文明城市、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为载体,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棚户区改造工作,完善城市功能,新城发展框架全面拉开。
一是科学编制规划,统筹推进城市建设。安阳县(示范区)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并通过人大审议;城市设计用地规划图、核心区城市设计方案基本定稿;启动了城市给、排水、污水、热力等32项专项规划编制,其中10项已基本完成;高铁和中央水系一期两个片区深度城市设计初步完成。
二是加快核心区道路建设,打造新县城框架。实施新城“断头路”、“卡脖路”打通工程,实施新建、续建、维修33条市政道路建设,建设里程达80公里,连接主城区的文峰大道、文明大道、文昌大道、长江大道4条道路竣工验收;南一路、黄河大道、海兴路、崇义路、左辅路实现贯通,解决了新城向东、向南发展的交通瓶颈,实现了主城区主干路网的互联互通,核心区“9纵9横4片区”的城市骨干路网体系初步形成。
三是推进示范区景观建设,提升城市品位。大力推进以水“润”城,以绿“荫”城的绿化提升工程,完成生态走廊一期、礼湖公园、茶店河风光带、高铁三角游园、水系观光林、文峰大道、南一路、黄河大道、辛瓦路等37个绿化提升或续建项目,构建“城市山水轴”景观,“层次分明”的道路景观效果;新增水体面积360亩,绿地面积2560亩,形成独特的“河湖一体”生态景观,城市功能、生态宜居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是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城市功能品质。着眼群众关切和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加快教育、卫生、养老、市政等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北大新世纪实验学校、飞翔中学一期工程投入使用;金秋九里庭院养老中心二期、游客集散中心、高铁综合交通枢纽项目进展顺利;各类市政便民设施相继建成投入使用,新建停车场2座,新规划停车位4000余个;新建公交候车亭21个,维修亮化路灯651盏,改造公厕11座,拆除违建4.7万平方米;投资约950万元进行市政道路养护管理,维修道路塌陷,设置交通信号标志,安装电子监控设施等,增强城市功能的同时,为市民出行带来便利。
(五)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拉动经济有效增长
本着“补短板、优结构、增后劲,精准扩大有效投资”的理念,投资和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2019年我县实施“7819扩大有效投资行动计划”项目69个,累计完成投资67亿元。实施省、市重点项目9个,完成投资35.73亿元,占年度目标的118.1%。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1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6个;引进省外资金76.22亿元,引进境外资金5838万美元,完成市定进出口2.32亿元目标。4个中央资金项目和4个PPP资金项目均完成年度投资计划。
要素保障措施不断完善。创新土地收储机制,组织用地组卷报批16个批次,提供用地总133.6公顷。加快项目融资工作,完成直接融资17.12亿元,可转债成功发行2.05亿元。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并联审批、“联合审验”、“联合审图”、容缺办理等改革配套的制度体系框架基本建立;一般性企业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减至100个工作日以内。
(六)坚持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取得新突破
一是稳步推进国土绿化建设。按照“森林进城、三环围城、百园靓城、湿地润城”三年创森规划,投资1.66亿元,实施了京港澳高速绿化提升工程,累计绿化面积3990亩,拆迁房屋、大棚、杂树、垃圾等71万方,整理土地1062亩,栽植各类绿化苗木38万株。
二是大力实施生态环境治理。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强力推进工业企业煤炭消费减量管控和“双替代”清洁取暖工作,完成替代80313户,占两年任务的119.7%。铺设中、底压燃气管网累计50余公里,通气村庄达210个、报装用户达2.5万户。启动3个农村既有建筑能效提升项目,改造面积约16.3万平方米。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在全县境内开展地表水河流断面排查整治工作,对涉水排放企业及“散乱污”企业、养殖场、旱厕、垃圾等进行全面清理整治。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制定了《安阳县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开展涉重金属超标企业排查,划定了禁养区域范围,实施化肥农药双减行动,规范医疗垃圾及医疗废物的贮存、处置管理。
三是积极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按照乡村振兴“六个一工程”要求,稳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施“乡村厕所革命”,完成农户改厕5.12万户,建设乡(镇)村级公厕26座。铺设污水管网6.6万米,建设污水处理站14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通过省级评审;实施农村垃圾治理工作,推进“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模式。新建垃圾中转站30座,启动农村环卫市场化运营服务模式;实施河道治理工程,投资3693万元开展安阳县洹东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投资2484.04万元开展洪河治理工程,投资18716.32万元开展安阳河治理工程。
(七)坚持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得到新发展
一是产业扶贫全面推进。充分发挥产业扶贫的“造血”功能。县财政投入扶贫资金3109.9万元,安排农业产业发展奖补资金1000万元。实施各类扶贫项目51个,建成扶贫基地和带贫加工点43个,带贫321户;光伏扶贫产业覆盖贫困户3325户。大力推进“66543”工程,扶持各乡镇因地制宜,发展大棚蔬菜、中药材种植基地、高效农业示范带、休闲观光产业基地等项目,基本实现一乡一业,增强了农村集体经济活力,带动了群众增收。扎实推进“危房改造清零”行动,598贫困户实现安居梦。大力实施“六改一增”工程,惠及1405户贫困家庭。2019年实现1005户、2016人实现脱贫,超额完成年度脱贫任务。2个贫困村脱贫退出,35个贫困村全部摘帽。
二是重点民生实事加快实施。2019年我县实施重点民生实事项目10类38个项目,涉及社会保障、百姓安居、扶贫解困、乡村振兴、环境提升、基础设施、交通设施、教育助学、医疗卫生、支农惠农等方面。各项目均达到年度计划进度要求。
三是各项社会事业统筹发展。实施“校安工程”建设。投资4005.4万元,启动21个教学及配套设施项目。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免费筛查消化道肿瘤筛查31504人、适龄妇女“两癌”10668人;免费筛查新生儿“两病”5376例。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认证,对全县范围内的蔬菜、水果、畜禽、养殖场,开展“实验室双认证”和“三品一标”抽检认证。逐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月从470元提高至54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年从3500元提高至4000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9.7%。加强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城镇新增就业5427人,失业人员再就业55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800人。
四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扎实推进。雷市庄、文兰市庄1903套棚改安置房基本竣工,雷市庄棚改完成分房;新建南务1040套安置房主体结构完工;北务、中东孟、瓦亭4223套安置房和桑园、袁小屯、郭路村1644套棚改安置房陆续进场施工;1050套新建公租房竣工;完成南务等7个村庄2582户153.73万平方米拆迁任务。
整体上看,2019年安阳县(示范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指标增速好于去年,但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小,产业基础薄弱,新兴主导产业短时间内难以形成强有力的支撑。经济指标数据虽然亮眼,但基数小实际增量不大。二是财政增收基础薄弱,主要来自于房地产、土地出让收益,收支矛盾仍然突出。三是城市建设欠账较多,城镇功能不完善,经营和管理城市的理念、手段、能力、效果还有待提升。四是实体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未得到根本缓解,创新招商和集约招商意识仍需加强,招商环境和招商措施有待优化。五是受外部经济环境传导效应和自身结构性矛盾以及环保管控等因素的叠加影响,我县经济下行压力累积增大,持续增长的基础仍不稳固。
二、202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2020年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十届十次全会、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部署,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围绕打造产业新高地、城市副中心,建设高质量发展安阳县(示范区),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坚定不移发展先进制造业,坚定不移推进城市建设提质,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定不移打赢三大攻坚战,坚定不移优化营商环境,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在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安阳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按照上述总体要求,综合考虑需要和可能,提出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左右,节能减排、环境指标完成市下达任务。
三、202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及措施
围绕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抓好八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加快转型升级,打造高质量发展引擎
1.加快培育新兴产业。进一步聚焦主导产业培育,拉长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层次,构建高效、智能、绿色的产业体系。新能源汽车方面:争取德力新能源汽车项目尽快获得质量规范认证证书,各类型产品陆续投产上市;推动福龙马生产基地项目开工建设、超威集团轻型动力锂电池项目建成投产;力争国际汽车城尽快营业;重点跟踪奇瑞汽车循环利用产业园、奇瑞汽车集团与苏氏精密制造在安阳合资整车等重点项目。通用航空方面:加快“两中心一机场”配套设施建设;争取柔性光电子薄膜、飞乐超轻型飞行器研发制造、以电新能源飞机研发等项目尽快投产;积极推进正阳豫北总部基地、北斗终端设备等项目落地建设,推进安阳航校搬迁、新丝路国际飞行学院、安阳工学院“航空产业学院”等项目,打造安阳航空培训教育基地。跟踪航空科普教育基地、北京燕阳航空、大疆无人机、彩虹无人机等项目,争取早日签约落地。智能制造方面:加快完善产业小镇配套基础设施,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启动安彩高科定日镜项目建设。加快超细纤维及新型薄膜材料、壹品重工装备制造、华中建科抗震器材、全自动水文缆道智能测流、车用纳米新材料、钛合板制造、哈工徽远成电气生产等项目建设,早日达产达效。重点跟踪莎菲尔蓝宝石、上海汇聚智能科技等项目,争取早日签约。电子信息方面:加快推进比亚迪智能终端及零部件、高端智能终端产业园建设;积极推进先导集团北方总部基地项目,争取尽快开工建设。
2.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围绕安阳县新县城的发展定位,大力培育金融、商贸、物流、文化、养老等现代服务业,大力促进现代服务业、建筑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推动高铁片区物流枢纽增进物流能力。加快推进安阳市游客集散中心、海悦国际大厦、利源广场、亚龙湾酒店、汇金商务中心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浩创商业综合体、河南阳河润东广场综合体、兴亚酒店、名仕佳苑、攀高教育光明路飞翔学校、锦祥学校等项目,争取早日开工建设。跟踪万达广场、安阳宾馆、安阳肿瘤医院等在谈项目,争取早日签约。
3.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重点扶持发展瓦店东方波尔多田园综合体项目、韩陵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安阳芦笋深加工项目、北郭牧原生猪养殖基地项目、韩陵紫薯种植项目、永和中药材种植项目、富硒农产品基地建设等项目,持续关注现代农业科技扶贫孵化园(京膳堂)项目、瓦店周易文化养生谷项目、电子商务示范县建设项目、吕村招宝食用菌、食用玫瑰种植等项目。着力推进全县农业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强化创新引领,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二)实施项目带动,促进有效投资增长
突出项目带动战略,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进工作的主线,作为加快建设发展的总抓手。一是要强化项目谋划。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立足我县实际,因地制宜谋划项目、包装项目,充实、完善项目库;做到谋划一批、筹备一批、申报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达效一批,形成项目工作的良性循环工作格局。二要强化项目要素保障。抢抓中央补短板、扩投资的政策机遇,紧密对接国家鼓励支持的重点领域,积极争取新增中央投资,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各类发展基金的支持。同时破解土地瓶颈,积极争取上级用地指标,为项目建设提供要素保障。三是强化项目跟踪服务。进一步健全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形成“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方案、一个专班、一抓到底”的工作格局,规范项目运行,确保有序推进,做到以项目论英雄、评能力、定奖惩。及时跟踪服务总投资504.49亿元的105个重大建设项目,确保完成年度投资92.05亿元的目标。
(三)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承载能力
进一步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加快完善城市基础配套功能。一是坚持规划引领。搞好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推进各专项规划深度衔接,实现“多规合一”。尽快完成高铁片区、中央水系一期片区城市设计深化编制工作,以高质量的规划引领城市高水平建设。二是不断完善路网体系。重点围绕高铁站周边及核心区路网完善,推进文昌大道、兴泰路、安泰大道、盖津路等12条市政道路建设,配套推进燃气、热力管网等附属设施;对已建成道路,从分流岛、公交港湾、绿化亮化工程等着手,进一步完善提升。三是加快棚户区改造步伐。2020年年底前中东孟、北务、瓦亭B、C片区3个棚改项目主体工程竣工,南务棚改项目具备入驻条件,桑园、袁小屯棚改项目完成基础工程;谋划推进胡官屯、西羊店棚改等项目。四是大力推进生态绿化建设。继续推进中央水系建设和安阳河、汤河治理。实施南一路、海兴路、安楚路、高铁两侧等绿化工程绿化提升工程;新建6个“口袋公园”;完善“一园一带”工程,促进水、园、林、城、业深度融合,打造生态宜居新城。
(四)聚焦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按照《安阳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要求,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向前推进。一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依托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打造成优质小麦生产示范基地。继续推进东方波尔多田园综合体、农业科技循环示范园、招宝生态农业等项目,促进其扩大规模、提升档次;推进牧原生猪养殖基地、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现代农业科技孵化园、芦笋深加工等项目尽快落地,有效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二是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加快全县农村垃圾治理市场化运作模式。开展“美丽乡村评星晋级”工作,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全面推进。三是深化农村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丰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形式,健全农村投入保障机制,持续激发动力和活力。四是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力争在每个村建成一家规范运行的合作社,实现行政村合作社全覆盖。培养一批起点高、规模大、竞争力强的合作社。
(五)深化改革创新,激发内在发展动能
一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逐步建成互联网+监管系统,加快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项目全流程审批在100个工作日之内。加快信用平台升级改造,完善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深入开展政务失信专项治理行动,推进政务诚信建设。二是完善高质量发展制度框架。启动“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研究起草规划基本思路和纲要草案,建立“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库,同步推进各类专项规划。三是鼓励创新驱动,培育新增长点。鼓励“政产学研用”一体协同创新,扶持一批开放、协同、高效的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打造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实施创新引领型人才培养引进计划,培养造就一批一线创新人才、青年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六)补齐发展短板,聚力打好三大攻坚战
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作为工作重中之重,补齐高质量发展短板,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是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强化遗留问题地块和项目的化解工作,排除潜在隐患;加强重点行业领域整治,坚决防范遏制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严格防范金融机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严格管控政府债务规模,用足用好政府专项债券政策,从严控制政府新增支出。二是扎实推进精准脱贫。围绕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统筹抓好精准脱贫,防止返贫,阻止致贫工作;加大产业扶贫投入力度,因地制宜做大做强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加强综合性保障体系建设,为特殊贫困群体提供兜底保障,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三是推进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运用市场、经济、法治的手段,倒逼落后产能加快出清;统筹推进各项水污染防治工作,扎实推进河长制,坚持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严格耕地污染风险管控,建立污染源监管清单,健全染预警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
(七)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进招商引资
一是扎实开展营商环境整改提升行动。持续做好营商环境评价工作,针对评价发现的问题开展整改提升行动,实施评价结果“三挂钩”奖惩政策。建立“1+12+1+4”工作推进机制,建立健全营商环境投诉举报机制,结合政务服务平台和“互联网+监管”平台,及时受理处理企业反映的问题,依法打击侵害民营企业权益的各类违法行为,加强信用体质建设,开展重点领域政务失信专项治理。建立经常性规范化的政企沟通机制,制定出台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的制度文件,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亲商安商富商”浓厚氛围。二是推进高水开放招商引资工作。瞄准重点区域和行业知名企业,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关联度高、成长性好的龙头项目;充分发挥各产业指挥部龙头带动作用,开展“以商招商”和“延链补链”招商。落实“五个一”责任分包服务机制和县乡两级领导干部“二分之一工作法”,协调解决土地、环保、配套设施等问题,确保项目顺利落地。
(八)抓好民生保障,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继续在社会保障、教育助学、医疗卫生等方面实施重点民生实事,健全保障体系,推进民生改善,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一是稳定扩大就业。推进“千人公益性岗位安置计划”,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新打造2个市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2个市级返乡创业示范项目。二是强化社会保障。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进一步提升基本医保、大病医保、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保保障水平;打造104个标准化公立性村卫生室;继续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供养等保障标准;加强妇女、儿童、残疾人合法权益保障工作;开展第七次人口普查。三是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投资1650万元,开工建设农村公路27条,建设里程29.9公里。投资1729万元,改造提升33个行政村、3.82万人的安全饮水工程。投资2000万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舍8000平方米。大力实施农村学校改造提升工程、教师周转宿舍建设等项目,规划建设示范区第一实验小学、安阳县实验幼儿园。推进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新院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谋划建设全民健身活动中心。
各位代表,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光荣而艰巨。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本次大会通过的各项决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新时代安阳县发展新篇章努力奋斗!